在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中,风控已经成为不可不说的话题。在风控中,信贷调查是拓展客户、发放贷款的第一道关,是防范风险、减少坏账的重要前提,今天小编整理了贷前调查侧面了解客户信息及客户申请贷款环节的相关注意事项,供大家阅读。
小微信贷贷前调查侧面打听注意事项
在小微贷前调查过程中,大家可能都比较关注现场调查及非现场分析,而对侧面打听工作可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时候,通过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正面调查再加上非现场分析,是很难全面把控单一客户的风险的。下面谈谈对如何进行有效侧重打听的看法。
1、必须要有对每一户进行侧面打听的意识。在小微贷款业务实际运行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项目前期开展各项工作相对困难,一方面是技术还不够成熟,人员相对较新。另一方面表现出没有有效的侧面打听的渠道和手段。但是不管人员成熟到什么程度,技术如何发展,除非完全采用评分模型等作业模式,通过有效的侧面打听去开展风险控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每一户贷款户的借款人一定要有两个以上的途径去开展侧面打听工作,保证人侧面打听可以适当放低要求,但也很有必要进行。如果在实务过程中实在没有有效侧面打听的渠道,信贷员可以在贷款户经营地址或住址处前500米提前下车进行随机的侧面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总之,每一户的贷前调查工作,侧面打听必须成为关键环节,小微信贷员必须要建立这样的习惯,长期续贷客户的侧面打听工作,可以平时有意识的开展,不一定都集中在贷前调查时,但必须要有通过侧重打听动态了解客户的习惯。
2、侧面打听的渠道,一般情况下,对客户的侧面打听工作可以通过邻里,亲属,同行业,上下游,保证人,现有客户,员工及管理人员,银行同业等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业了解往往会被信贷人员忽视,而在实务中这恰恰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通过保证人对借款人展开侧面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一定要听听保证人对借款人的评价,保证人与借款人平时的往来情况,利益交往的深入程度,最近一次接触的时间,防止保证人因为过往交情而不是进行理性客观分析简单的为借款人提供保证,这里面特别是借款人提出更换保证人时显的特别重要。
续贷客户的侧面打听工作主要可以通过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因此平时非常有必要在贷后有意识的加强与员工及管理人员的联系,特别是与一至两名员工建立朋友式的关系,对我们后期侧面打听工作开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果是首贷客户,在贷前调查有有意识分工的情况下,一定要展开对员工的侧面打听工作。一定要有利用现有客户进行侧面打听的习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听渠道,并且准确程度较高,很多时候由于小微客户规模较小,管户中行业核心客户的拥有可能性不大,可以借助对公业务部门开展侧面了解工作,这一点可以由所在支行行长帮助协调。因此,平时小微信贷员在内部员工关系处理特别是跨部门沟通方面,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行业中核心客户的侧面打听工作如果开展的好,可以起到一个批量了解的作用,如一核心客户,应收账款对象有300多户,从事该行业有18年,我们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我们对该行业客户风险控制工作就有明显提升。
3、要对侧面打听的信息进行客观分析,这里面主要把管理人员及同行业作为侧面了解对象时,要防止打听对象不客观的评价。当我们正面了解客户认为客户情况较好的时候,如果侧面了解时有一个渠道结果不理想时,一定要客观分析,不能一听到有负面信息就采取极端措施,当然也更加小心对待。当打听对象是所在银行的同事时,也要客观分析,特别是对保证人进行侧面了解时,不能因为保证人在本行有信贷业务,就过于听信管户信贷员的陈述。
4、要为打听对象保密,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有很高的职业道德,否则会对我们自已以打听对象造成很大的伤害。
5、不能把侧面打听取代正面调查及非现场分析,侧面打听工作只是贷前调查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实务过程中,会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特别是续贷客户,信贷人员往往会对存量老客户的贷前调查工作过于依赖侧面了解。
小微信贷申请分类及风险策略分析
随着经济形势的深度调整,同业在小微金融领域的不断渗透,小微金融领域新的风险特征不断显现。我们在重视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的同时,更加重视贷款申请环节的风险防范工作,特别是贷款申请的分类及策略的制定。下面结合实际工作谈我对这方面的看法:
1、贷款申请环节很重要,贷款申请环节往往被很多银行从业者忽视,平时更多的表现就是贷款申请无非就是让客户签个字,盖个章,更不会在这个环节整开深入的分析,当然更起不到风险控制的作用。而事实好,一场好的贷款申请可以帮助信贷员做一个横向的信息交叉验证,特别是在贷款申请环节和贷款调查环节。本次我们讨论的主题不是具体的通过贷款申请去控制风险,而是要重视贷款申请分类及风险策略分析。
2、我们把贷款申请简单的做如下分类:1、新客户;2、存量存款户发展而来的的贷款户;3、流失客户;4、续贷客户户。不同种类的贷款申请采取不同的策略分析。
3、对于新客户,我们要关注客户的来源,是客户自然申请,还是客户介绍客户,还是我们的信贷员通过陌生拜访营销过来的。不同的客户来源,我们关注的焦点都不一样,对于客户自然申表,我们要特别小心,特别是在竞争特别充分的地方,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客户为什么会来我们这里申请。对于客户介绍客户,我们要分析关注客户最近介绍客户的频率,是否存在着本身贷款额度得不到满足的情况,是否存在着资金共用的可能,是否存在着行业集中的特点,是否申请人和介绍人之间有灰色地带,特别是当信贷员本身业务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很容易集中爆发风险。如果是陌生拜访过来的客户,我们一定要关注客户的征信情况,特别是在银行体系内银行的融资家数。要关注抵押物从他行转移的风险,防止成为接盘侠。
4、对于存量存款户发展而来的贷款户,我们要十分重视这方面的业务开展工作。经济形势的不断调整,我们很难通过一个小时至两个小时的时间去控制一笔贷款的风险,或者说通过这种方式去控制风险的难度将不断增加。因此,我们与客户有发生过负债业务的往来,与客户在贷款前有一段时间的接触,对于我们的风险控制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营销客户的存款外,更加有意识的注重风险分析。要提高存量存款户发展成贷款户的比重,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引起重视。对于存量存款户发展贷款户的客户,要重点关注客户的借款用途。
5、对于流失客户重新来申请贷款,我们一定要分析客户流失的真正原因,特别经历过信贷员交接的,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信贷员交接过程中流失率是最高的,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对于流失客户一定要听听客户对我们产品、服务、历任信贷人员的评价。要关注客户在流失过程中有无存在在他行贷款的情况,这一点很重要。如果长时间在我行没有业务,突然又重新来申请贷款,又有违行业融资特点的,一定要引起重视,是否存在着他行风险转嫁的可能。
6、对于续贷客户,我们不能单一的从与我们银行的合作年限去考量一个客户的风险,我们要继续做好深入分析,特别是要加强对60后客户主体关注,考量他们是否依然与时俱进。对于长期合作的客户,银行负债长期没有变化的要引起重视,我们可能高估了客户的盈利能力。对于客户提出增贷需求的,不能简单的从增贷金额去考量客户的风险,要更多的从增贷的比例出发,特别是要关注大额贷款增贷,要充分考虑客户的融资能力。对于客户提出的保证人变更情况,要重点核查原保证人的真实性意愿,这是一个风险极强的信号。
银行风控宝典:“6借”与“10不借”
借贷有风险,银行对此向来都很谨慎。面对企业的用资需求,借与不借,理智的它可谓自有一套判断。我们不妨打开银行的风控宝典,去窥探它“6借”与“10不借”的小秘密吧。先来看看能够获得银行青睐的企业必须满足的6大条件。
1.信誉有保证。无论是银行的征信记录还是企业主周边人反馈的声音,都只有得出企业讲信誉的结论,才能让银行放一百二十个心,与之合作。
2.有吸金能力。银行借钱给企业,首当其冲会把即将遭遇灭顶之灾的企业剔除掉,留下的精力和金钱用来“投资”有潜力的企业,所以在贷前审核时,会特别注意企业的经营成长曲线,希望只要银行的资金到位,企业就能一飞冲天,大有盈利,实现银行和企业共同致富的双赢局面。
3.有资产实力。做慈善事业,贫困潦倒的人最易获得帮助,做借贷生意,有资产实力的企业最易获人芳心。用有价有市的物件做抵押,比企业主的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更能给银行吃下资金能正常收回的定心丸。不过,此条并不作为硬性要求,如果企业盈利能力尚可,不少银行的无抵押贷款市场也可向其敞开大门。
4.资产负债比科学。银行会通过资产负债比的考量给资金上一道安全锁。如果企业的负债率接近75%,则必须提供易快速变现的抵押物。
5.借款用途合理。企业经营贷款用途仅限于企业主在投资经营过程中的正常资金需求,包括购置设备、进货采购、支付房屋租金、办公场地装修等等。所以,如果企业的资金用途不在合理范围内,银行只能冷面朝天,选择坚决不借。
6.还款来源可靠。一切或许的还款来源都有可能成为引发不良贷款的导火索。为了试图将所有不可预知的潜在风险隔离在外,只有具备了稳定的销售收入,优质的应收账款,卓越的产品品质的企业才能够让银行对资金有顺利收回的把握,对这单业务有打算接手的意愿。
即便是面对同一类型的中小企业,银行也能变换如风,借与不借模式可通过蛛丝马迹的细节大发现而瞬间切换,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下,那些会让银行开启不借模式的10个细节。
1.申请材料弄虚作假的不借;
2.盈利能力疲软的不借;
3.投资项目不认可的不借;
4.借钱去炒股、买基金、做期货或投资房地产的不借;
5.有发生过恶意逾期还款情节的不借;
6.有复杂社会背景的人不借;
7.有犯罪前科的不借;
8.老账不清,新账不借;
9.借银行钱,打算去为“高利贷”解套的不借;
10.有严重不良嗜好的人不借(打牌、赌博、吸毒)。
转载请注明:阿超的杂记 » 做信贷,80%信贷员都会忽略这个重要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