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博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涉及侵权或不当的言论告知后将第一时间删除。欢迎前往本行办理及电询:13305181983 邮箱:cc@831017.com /// 服务提供机遇,沟通搭建平台,真心连接彼此,专业完成使命!///
南京地区贷款咨询办理:13305181983[陈经理]

央行出手!深圳整风!上海严查!楼市再响惊雷!

政策导向 阿超 1967℃

10月12日下午,央行召集5家国有大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高管及个贷、资产负债部门总经理,召开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会议,传达房地产调控的会议精神。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理性对待楼市,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强化住房信贷管理,控制好相关贷款风险。

据记者了解,9月按揭贷增速仍然很快,10个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的按揭贷占到了总按揭贷款的40%,风险急速集聚。多位银行高管对记者表示,房价上涨过快,确实对金融稳定、金融安全带来考验,容易造成产业空心化,甚至影响到社会的长远发展。

下一步,各地利率自律组织机制也将发挥作用,热点城市的按揭贷利率不排除会上升。这是因为,在今年楼市上涨过程中,部分地区银行曾按揭贷利率竞相下浮,有点恶性竞争的情况。目前,各地按揭贷利率基本是基准利率下浮20%甚至更多。

在新增贷款投放上,据财新记者了解,目前监管不会直接做出比例限制,但总要求是新增贷款不能过多投到房地产上,放缓住房信贷增速,引导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中。

上海严查银行“输血”房企拿地资金!

当日上午,上海银监局召开会议向辖内银行提示房地产信贷风险,内容主要为对公房地产融资规范,同时再次强调要严格执行3.25房贷新政。此前,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就明确严查土地款融资。

《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从一名接近参会者人士处获悉,监管此次要求严格,银行资金进入商品房用地交易方面将会被“穿透式”监管。预计违规的房抵贷、实质为首付贷的消费信贷等也会受到整顿。银行资金创出“土地过桥”业务、通过信托发放贷款,通过“永续债”做手脚变贷款等种种“花招”均在此次监管之列。

楼市最强整风运动:深圳将横扫5类行为11种劣迹

据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数据,国庆至今,市场稽查局对开发商实施突击抽检,累计检查超过7000套新房,超过20篇的宣传信息和广告,目前已立案5宗。一场自上而下的“整风”运动也正在深圳楼市中拉开序幕。
深圳的房地产网站和自媒体被告知,10月13日,需出席参加深圳市网信办举行的一次会议。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深圳网信办主任钟海帆将负责主持并传达关于发布房地产报道的要求。

处于风声鹤唳中的还有中介行业。深圳一家本地中介的市场研究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最近公司禁止接受媒体采访、不能随意对外发言,朋友圈的房产推介信息发布也需要谨慎。

打击楼市5大违法违规行为

此次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覆盖面广、内容多、打击力度强,共涉及五大领域。

①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存在通过备案价格错配、部分房源打折、分期加推等方式,有变相捂盘惜售、操纵价格的行为;

②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存在通过与内部员工签订虚假购房合同并多次解除合同,或通过频繁调整备案价格等方式,囤积截留房源的行为;

③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存在利用互联网从事金融业务、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业务及以“股权众筹”等名义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行为,是否存在垫资购房首付、开展“首付贷”“众筹炒楼”等房地产金融行为;

④房地产经纪机构是否存在明知或应当知道的情况下,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捂盘惜售等价格违法行为提供服务或者便利的行为;

⑤房地产经纪机构是否存在利用互联网从事金融业务、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业务及以“股权众筹”等名义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行为,是否存在开展“首付贷”、“赎楼贷”、“尾款贷”、“众筹购房”或其他“加杠杆”房地产金融业务的行为。

群防群治地产中介11大劣迹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还有一项专门针对房地产中介的专项整治,为期5个月,整治重点涉及11个领域,包括:

①发布虚假房源、不实价格信息招揽业务,诱骗消费者;

②未将房屋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信息及时告知购房人;

③未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标明房地产中介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

④强制提供代办服务、捆绑收费;

⑤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通过网签系统签订中介服务合同、交易合同;

⑥为不符合交易条件的房屋提供中介服务;

⑦对交易当事人隐瞒真实的房屋交易信息,低价收进、高价卖(租)出房屋以赚取差价;

⑧侵占或挪用交易资金;

⑨泄露或不当使用客户信息;

⑩中介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未按规定办理备案;

⑪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非法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或取得相关金融资质,但违规开展金融业务。

房地产调控才刚刚开始,治房价的大招在后头!

国土部最新发布的一份重要文件被很多人忽视了:2015-2020年全国新增1200万亩新增建设用地,但没有一亩安排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透露的信息很清楚:大城市的土地供应只会越收越紧。

10月10日,国土资源部、发改委、住建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人地挂钩”的新的土地供应制度。

提出2015-2020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约3900万亩,其中包含了进城落户1亿人口的各类用地需求,初步估算为1200万亩。然而,却没有一亩安排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文件还提出,超大和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因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安排新增建设用地。

从中长期看,高涨的房价背后是“一多一少”,一头是人多钱多,另一头是大城市建设用地少。这是对无法解开的死结,每日经济新闻地产主编杨羚强表示,国土部的政策,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大城市的限购政策恐怕在5年内都不会退出,不但不退,限制还可能比之前更严。因为这些大城市,并没有为可能流入的1亿农业人口准备好相应的建设用地。而且,不只是北上广深,可能会有更多城市开启长期限购。

知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则认为,对于有人口吸引力、户口控制不是特别严的大城市来说,人和土地的挂钩,将给这些城市带来显著的建设用地供应量,有益于抑制高房价。但对于北京和上海这种人口吸引力巨大,但户籍管理特别严的城市来说,反而会出现供地脱离实际人口的倾向,最终导致住宅稀缺,房价上涨的情况。

像北上广深这些超大城市,外来人口不断流入,建设用地又不加,人均建设用地自然会大幅减少。不只是房价会继续飙涨,交通也会更加拥堵,到时,楼市限购政策不但不退,还可能比之前更加严格。

房价与人民币齐跌,关门打狗震撼上演

中国房市进入调控,成交量已经大幅度萎缩,与此同时,房地产的价格从过去的狂热中恢复了冷静。

在房市经受严格考验的时候,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连续下跌,不仅在离岸市场,包括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都上演了一场下跌式完美风暴。

今天人民币离岸汇率连续第八个交易日下跌,人民币兑美元为6.7297,创下了两年半最长连跌记录,中国并没有在人民币离岸市场出手护盘。

尤其是人民币在岸市场,今天人民币中间价大幅下调160点,至6.7258,连续六个交易日下调,创下了六年多的新低。

人民币离岸汇率和在岸汇率同时下调,并且跌破了关键点位6.7,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也就是人民币汇率下跌,是中国战略需要的。

而在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注意到一则非常重要的新闻,这条新闻这个时间点放出来,有着非常深的含义。

刚刚的新闻,广东省掀起了打击地下钱庄的大行动,涉及金额2300亿。在房价下跌、人民币汇率下跌时候,公布这个新闻,对于资金外流有重大的警示作用。

房价下跌、人民币汇率贬值,很多投机的国内、国际资金会想着流向境外,而通过地下钱庄设立的贸易公司虚增贸易金额,是资金外流的最重要的方式,在严厉的打击地下钱庄面前,那么资金外流就会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会让热钱三思而后行。

这样一来,一个很清晰的战略逻辑就出来了,为了控制房地产泡沫风险,让房价下跌,为了让房市着陆,同时人民币汇率贬值,促进实体经济,在这个时候加强资本管制、打击地下钱庄,让房市资金、热钱留在国内,而不是外逃,通俗点讲,就是关门打狗,话难听了点,但很贴切。

今天,深圳的双创周开始了,在这个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时代,个人创业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失败的概率更大,因为创业要成功和被雷劈的概率一样,但是,对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能激发这个民族的创造性和冒险精神,即使个人失败,但是肉烂在国内,国家、民族受益。

深圳和中国不应当以引进了多少家世界500强为己任、为骄傲,而是应当以培育出了多少优秀的有竞争力的企业为己任、为骄傲,只想着引进,而忽视培育,就容易导致像解放前的上海一样沦为买办经济,而民族企业才是国家的希望。

现在房价开始下跌了,人民币开始连续贬值了,实体经济的曙光开始露出一点点了。也许房地产的黑暗期,就是实体经济的复苏期,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转载请注明:阿超的杂记 » 央行出手!深圳整风!上海严查!楼市再响惊雷!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