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是邮储银行积极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工作,也是集团公司和总行整体战略布局中重要的核心竞争产品。然而,在业务发展渐入佳境的同时,部分支行“重发展、轻管理,重规模、轻质量”的现象渐浮水面,某些信贷人员已由放贷之初的惜贷、惧贷心理发展成为盲目乐观,贷款逾期率有上升的势头。如何有效解决“一管就怕,一放就乱”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一、在业务发展中应遵循“三个并重、三个突出”的原则
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突出管理。只要管理做好了,信贷风险就完全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坚持量与质并重,突出质量。小额信贷在发展初期必须强调量的扩张,而随着小额信贷规模的发展,邮储银行必须注意客户的质量,要发现和留住更多的优质客户。
坚持规模与效益并重,突出效益。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不断壮大信贷规模;充分认识信贷规模、邮储银行效益与整体实力之间的紧密联系;坚决反对将规模和效益割裂开来的认识和做法,深刻认识到信贷没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就缺乏坚实的基础,而不讲效益的扩张也会对银行自身造成很大的损害。
二、在防范风险中要把住“三关”在信贷业务发展时,要把握住“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三关。
进行工作细化,提高贷前调查的水平。认真做好对贷款户信用状况的调查核实工作。一是了解借款人家庭成员组成、家庭成员的月收入、对外借款情况及还款的时间。二是了解担保人的情况,掌握担保人(联保人)的详情。三是与社区工作人员密切协作,通过他们了解借款人是否依法经营、有无不良的经营记录、借款人在社区口碑如何等,力争多掌握一些在现场调查中了解不到的情况。
推广信用评级,规范法律文书。借款人的还款记录能反映一段时间内借款人的经营情况。根据能够按时还款、不能够及时还款、逾期还款的时间长短,对他们进行分类,评定出信用等级,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放款的先后。建议信贷部门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为信用风险评估的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的检验打下基础,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贷款文书的法律认定也很重要。应加强发放审查,尽量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手续不完备。在贷款发放前,要对贷款进行公证,由公证部门出具公证书,明确双方责任和违规处置规定,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贷款资金损失。还要建立信贷风险预案,重点加大对客户现金流的监控力度,对贷款用途不符合合同约定的,立即收回贷款。
提供贷后服务,保障资金安全。小额贷款笔数多、客户庞杂、管理难度大,为保证资金安全,我们一是可以通过与经营者所在社区建立协作关系,协助开展贷后跟踪。二是根据贷后管理对象的信用程度的不同区别对待,确定重点与非重点监控。对信用等级较高、经营相对稳定的客户,以电话回访方式与借款人交谈,掌握近期经营情况有无变化、月收入是否稳定、有所增加或减少的原因等。对信用等级较差、经营变化较大的客户进行现场回访调查。三是为贷款人办理贷款保险。贷款人是贷款业务的核心,因此贷款人履行保险义务的情况对于贷款业务具有决定作用。如因贷款人死亡或残疾无法履行还贷义务,同样会给贷款业务造成相关的风险。
2009年是邮储银行的“合规管理年”,我们要通过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合规风险评价等项活动,查找信贷业务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推动信贷业务相关制度执行的全面性和坚决性,提高信贷业务经营和操作的合规性、规范性和标准化。为此,信贷业务部、风险管理部和审计部要构筑起风险控制的三道防线。这三个部门都要指派专人,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日常非现场检查,相互配合开展现场检查。而当前更重要的是发挥信贷部门的作用,要承担激励政策的制定、贷后管理一系列职责要求的制定,风险管理和内审部门要加强培训,从第三方分析判断风险情况,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尤其是不良贷款的催收工作。
三、对逾期贷款的催收要实行“问责制、反馈制和分层负责制”
一是对小额贷款逾期实行问责制,明确各个环节信贷人员的责任并进行量化,使各个层级信贷人员有章可循,恪尽职守。对信贷员的绩效考核除与当月的新增贷款挂钩外,还与贷款逾期率、损失率、贷款回收等指标挂钩考核。二是实行信息反馈机制,即每天从信贷管理系统中调出3日内到期的客户信息,通过信贷QQ群平台提示各个支行,要求各个支行提前提示客户并当天再进行核实,确保万无一失。三是实行分层负责制。黄冈市分行制定了“三级责任”催收办法,第一级由信贷主管带领信贷员上门催收,此举可以解决80%左右的逾期贷款;第二级是针对第一级未解决的钉子户,由业务部经理带领信贷主管催收;第三级针对前面都未解决的特别难缠的钉子户,由行长带领副行长及业务部经理催收,同时把保证人找来,让保证人进行施压催收。这种循序渐进、温和而有礼有节的催收方式,效果明显,已在当地树立了“邮储银行的贷款不能不还”的强势品牌。 (作者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省黄冈市分行行长 余正西)
转载请注明:阿超的杂记 » 对小额贷款发展与风险管理的思考
